“如何以学生的收获和体会衡量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应不应该吸收学生的建议修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任课教师如何获得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从而提高课程思政的有效供给?”10月19日晚,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课程思政工作坊首场师生交流会在人文楼618室举办,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来自各学院的相关负责同志、一线教师与来自管理学院的6名学生进行师生之间非正式的交流。会议由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周立斌主持。
“课程思政工作坊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尝试和新突破。”周立斌表示,“课程思政工作坊的功能主要有三:一是举办师生的双向交流,把一线教师建设课程思政和广大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二是工作坊中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进行非正式的精准、‘滴管性’辅导与指导;三是为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协同作战、跨界融合提供场所和交流平台。”
首场交流会的主题是对大学英语课程在落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交流谈论。管理学院学生、课程思政实践课调查小组成员张傲然等汇报了撰写的论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调查——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大学英语”课为例》,就调研中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对课程思政在课堂的具体体现方式等与老师们进行了探讨。
与会教师就调查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和讨论,同时分享了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心得。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刘新建议,在问卷设计中加入“对老师课程思政设计具体感受”的提问,以更好地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渗透方式。任课教师谷秋菊展示了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安排,并讲解了每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是如何浸润课程思政相关内涵的。教师商雅东现场示范“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颇具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式,让学生对《笔译》课课程思政有了最直观的了解。“调研前,可以为教师设计一份问卷了解他们的课程思政设计方式,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调查,看其是否切实感受到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以更好地了解课程思政效果,也可以解决你们的疑惑。”商雅东站在老师的立场为学生提出了建议。
此次交流会架起了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桥梁,“特别开心有机会和学生沟通,让他们了解老师一直在默默做的事,也希望真的有效果。”谷秋菊表示,师生充分、有效的交流既帮助老师从学生角度重设教学方案,让“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也为同学们进一步做调查研究提供了帮助和指导,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研究热情。参会的资材学院李娜老师对此做法赞不绝口,她说:“课程思政师生交流会为师生沟通提供了契机,形式新颖,效果显著,为我提供了很多经验,收获良多。”
(图片来源:周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