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专题网站
 首页  建设动态  通知公告  育人实践  理论研究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人实践 > 正文

韩鹏:铸魂育人·同向同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与教学实践

2020年01月06日 15:40 韩鹏 点击:[]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也是教师通过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学习、提升教书育人质量、助力学校高质量本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机遇。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主题教育学习,积极主动地谋划、组织和参与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要求与教书育人使命有机融合,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面向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高质量本科教育人才培养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将主题教育学习在优质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等工作中落到实处。结合上述理解与主题教育学习过程,本人及所负责的教学团队针对性的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立足教学主线,打造符合学生期待的“金课”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革新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要求带来的全新的挑战,如何建设高质量的专业课程、符合社会需要与学生期待成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检验主题教育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在这一背景下,教学团队主动承担了《计算机网络》、《电子设计自动化》、《多媒体技术基础》等多门本科生专业课程,以及《创新创业活动》、《创客实战训练营》等研究生与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并在课程筹备与讲授过程中围绕主题教育要求精研深学,面向人才培养需求及课程定位,以打造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与改革,打造符合学生期待的高品质金课。其中,在课程规划方面重新梳理课程结构,调整实验学时与理论课学时的占比及授课内容,多次修订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引入工业互联网、5G、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知识内容,提高课程强度与深度;在教材教案方面结合教学团队优势,大胆选用国外教材进行双语课改革,并且针对国外教材的知识要点结合国内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机融合,重新编制多媒体课件超过2000余页,录制课程微视频100余个,修订大纲与教学日历十余次,新编出版教材三部,并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师生反馈机制及上机考试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在教学模式方面将传统授课方式与“TRIZ”、互动教学、小班分组授课、多位老师共讲一门课等新颖方式方法,设计课堂教学案例演示实验二十余个,引入课堂互动形式十余项,极大丰富了课堂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增强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与质量。

二、推动“课程思政”,为专业课程教学提质增量

教学团队围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需求,结合“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课程建设任务,组织了多轮的集中备课与研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开展集体备课与研讨,面向“用好思政、讲好金课”这一问题想办法、谋创新,力求使专业知识“讲深”、使思政元素“讲透”。在“课程思政”备课思路方面,教学团队与学院思政教师队伍、学校社科院专家教师以及兄弟学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与交流,将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关心的问题摆上台面,从专业课角度为促进思政教育主渠道解难点、出亮点、同向同行;在授课模式方面,教学团队对准“课程思政”具体目标,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授课经验与科研特色,围绕课程重点难点提炼思政元素、面向课程知识单元寻找融入角度、对接课程教学目标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精心筹备“课程思政”案例与元素,将全球问题、中国方案、科技视角、课程知识交叉融合,使学生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感受中国创新、感悟中国自信,使专业课进化成为当代大学生“正三观”、“启大智”的生动载体,也让“课程思政”为专业课教学“提质”、“增负”,“课程思政”正在成为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内生动力。

三、创新教学形式,营造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学团队立足专业特点、科研优势,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在做好专业课课程教学的同时,运用新媒体教学、工会“三育人”、党建与团建课题等多个角度进行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课程创新与课程改革,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河北省党建研究项目、河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学校“课程思政”立项等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十余项,项目的取得有力的支持了教学团队的组建与各项教学改革任务的实施。为开扩育人视野,教学团队通过走访调研上海大学“顾俊工作室”团队、参加中国软交会“软件赋能教育”专题研讨会、邀请行业知名企业专家共同修订教学大纲等多种方式,发掘高水平本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刻内在联系,不断深化认识、锤炼能力,增强育人的本领与主动性;为探索育人模式,教学团队以“讲好一门课”为目标,反复研讨集中备课,理论与实验教师、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轮番登场,以“豪华阵容”对小班授课的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启迪引导学生以投入的姿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为拓展育人手段,教学团队围绕课程知识点开发了数十个智能硬件产品和演示教具,自主开发了全新的实验箱和课堂实验,搭建了教室专用的企业级无线网络和小型数据服务器,各类教学工具成为了课堂上吸引学生和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重要助手,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关注,让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明确了所学知识在学习生活中的典型应用,让复杂的理论概念得以具象的讲解、让“工匠精神”的启迪更加自然生动;为深化育人层次,教学团队通过优质的课堂氛围打造、智能教室的运用以及“助课制”模式,营造了富有“仪式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知识教学之外感受到教师的用心,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启迪,课程的“到课率”、“抬头率”得以极大的提高、课堂质量显著提升;为丰富育人渠道,教学团队在互动直播、微视频、教学资源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项目团队构建了“金课行动”教学网站及BILIBILI网站专栏点击量超过11万次,收藏超过六千余次,成功探索了“教学微视频”在课下服务学生的模式与可行性,并以扎实的内容和丰富的选题,赢得了观看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发挥带头作用,推动成果落地与推广示范

经过项目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与学校的大力支持,课程教学方法在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中得到了应用,并受到了上课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课程评教长期位居专业前列,课程团队教学评价被选为优秀,主要成员获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最美秦皇岛人·最美大学教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党建研究优秀课题等荣誉。在课程不记名调查中,认为“此次课程体验超过绝大多数课程”的同学占比100%,“此次课程体授课水平超过绝大多数教师”的同学占比达到95%,超过90%的学生高度认可课程的改革举措与创新方式,绝大多数同学在反馈中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对“创新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创新应与国家和人民需要联系起来”留下了深刻印象,清楚了“本专业知识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多位学生特别的提到,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被教学团队备课与讲课的“走心”所感染和打动,感受到了任课教师的情怀与初心。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学团队积极参与课程交流与示范活动,举办及参与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教育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研讨会十余次,赴多个兄弟学院,以及中国海关学院、河北建材职业学院进行教学成果交流与示范观摩,在交流与互动中增进理念了解、促进方法融合、精进育人本领。

奋进新时代、育人新作为。经过长期教学一线的投入与思考,教学团队深刻的意识到高校教师所担负的育人使命,以及来自学生、社会与行业对于高校“金课”的热忱期待。为此,课程团队将进一步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践行初心使命,涵养教育情怀,打造精品课程及更好成果,更好担起学生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与使命。

上一条:王莲英、刘艳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使命担当 下一条:王求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初心与使命

关闭